杨瀚森的季前赛答卷!三分是惊喜,防守是生命线,眼泪是心有不甘

体坛老球迷

当开拓者与爵士的季前赛收官战终场哨响,中国球员杨瀚森的NBA初体验,也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。4场季前赛,杨瀚森既有单节狂砍14分的惊艳爆发,也有全场挂零的挣扎,还有三分线外的果断,当然还包括犯规困扰下的无奈。这份五味杂陈的季前赛答卷,为我们勾勒出一个真实、鲜活且在艰难中求存的杨瀚森。



回顾杨瀚森这4场季前赛,留给球迷最深刻的印象,无疑是那场对阵国王时单节大爆发的个人得分秀。而这场爆发的催化剂,正是他那两记接连命中的三分球。纵观4场比赛,杨瀚森有3场都在三分线外有所斩获。在比卢普斯教练强调提速、注重空间的全新体系下,杨瀚森被要求更多地参与到球队的快速攻防中,甚至时常需要落位两侧底角。在这样的战术环境下,稳定的三分投射不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技能,而是他能否在场上立足、为队友拉开空间的关键。他敢于出手且能投进,这无疑是一个极其积极的信号,也让他的高位策应和进攻支配球有了更大的威胁。



与进攻端的灵光闪现相比,杨瀚森在防守端暴露的问题更为集中和深刻。场均3.5个篮板,以及今日对阵爵士强大中锋群时的0篮板,更是一个刺眼的数据。正如比卢普斯教练此前点出的那样,在CBA凭借身高体重就能轻松收下的篮板,在NBA的肌肉丛林里,需要的是更精准的卡位判断、更积极的拼抢意识和更强大的核心力量。如何在防守端提升自己,这是杨瀚森NBA生涯必须要跨过的一道坎。



比篮板问题,更直接影响杨瀚森出场时间的是犯规。4场比赛,2次犯满毕业,1次5次犯规,这个频率过高了。许多犯规都属于“经验税”,防守选位不佳、手部动作不干净、被对手造犯规,这些细节的差距,正是NBA比赛强度最直接的体现。如果无法尽快改善,那么在罗威伤愈回归后,中锋位置的激烈竞争将毫不留情地压缩他的上场时间。



在今日对阵爵士六犯离场后,镜头捕捉到杨瀚森在替补席上情绪激动,落下了眼泪。赛后,杨瀚森坦然回应:“情绪比较激动,一个是六犯,一个是确实打得不好,掉了几颗小珍珠,但是问题不大!”



杨瀚森这几滴小珍珠,我们不应理解为脆弱或被“打哭”。恰恰相反,它折射出的是一名年轻球员对自身表现的高要求,和那份强烈的求胜欲。他不是因为对抗激烈而退缩,而是因为“打得不好”而自责。这种不甘与自责,是驱动他不断改进的最强动力。前CBA外援杰特的场边安慰,现场中国球迷的加油呐喊,都成为了他汲取力量、继续前行的温暖支撑。



杨瀚森的季前赛,是一面清晰的镜子,照出了他的潜力,也映出了他的短板。那手逐渐开发的三分,是他在新时代篮球中生存的敲门砖;而那频频响起的犯规哨声和艰难的篮板争抢,则是他必须攻克的生存堡垒。那滴被他自己调侃为“小珍珠”的眼泪,让我们看到了比技术更宝贵的东西,那颗渴望变强的心。对于一个19岁、充满饥饿感的年轻人来说,一切皆有可能。常规赛大幕将启,让我们期待杨瀚森能化压力为动力,交出更稳定、更出色的表现。